Mt.Gox : 比特幣尋求合法地位

0
836

據不同國家的法律,Mt.Gox 有時需要花錢購買交易執照。在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要求 Mt.Gox 必須向政府登記,並需要繳納 2500 萬美元獲得交易執照。 Karpeles 表示最晚在 2014 年內付清這筆款項。而這個執照在歐洲就便宜很多,Mt.Gox 只需向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繳納 30 萬歐元的費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日本公司 Mt.Gox 佔據著全球比特幣 70% 的交易量,註冊用戶目前超過 50 萬。今年五月份,它的交易規模達到過 1.32 億美元,比特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一度飆高至頂點的 1 比 266 美元。

TIBANNE 公司 CEO Mark Karpeles 稱,Mt.Gox 眼前的成功在於口碑積累——它是最早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它遭受駭客攻擊後升級的安全措施目前看起來不錯;它一直在謀求交易的合法性;它擴大了比特幣的支付範圍。

TIBANNE 是 Mt.Gox 的母公司。 Mt.Gox 是 Karpeles 從「電驢之父」Jed McCaleb 手裡買下來的。當時還是一個個人主頁狀態的交易平台。在收購 Mt.Gox 前,TIBANNE 主營域名及託管業務。 TIBANNE 的辦公室位於日本時尚年輕的涉谷區裡,整個公司 15 名員工基本上都在為 Mt.Gox 服務。 Mt.Gox 對每筆交易收取 0.6% – 0.25% 不等的手續費,它貢獻了公司 99% 的利潤。

誕生於 2008 年十一月的比特幣,原本只是在一小撮密碼學家和程序員裡討論和使用的電子貨幣。起初,這些極客靠電腦運行特殊的數學算法來獲取比特幣,這種方法被叫做「挖礦」。比特幣的價值也低得可憐,早期交易記錄顯示1萬比特幣只能買兩塊 PAPA JOHNS 披薩。

「比特幣受到追捧源自於像 WordPress(免費的網路訊息發布平台)和 Reddit(專注於用戶生成新聞鏈接的社交新聞網站)這樣的大型網站開始支援比特幣支付。」Karpeles 說。

WordPress 和 Reddit 分別於去年十一月和今年二月開啟了對比特幣支付的支援,今年二月至四月是 Mt.Gox 用戶增長最快的3個月,用戶數分別增長了 2 萬、7 萬和 10 萬,用戶最多最活躍的地區是美國和英國。

這是 Karpeles 一年前開始慢慢在做的事情。他希望擴大比特幣的支付範圍來吸引新的用戶參與到比特幣交易中來。他讓 Mt.Gox 支援這些網站的支付。
Karpeles 也考慮過線下實體店鋪,但根據操作的難易程度,他選擇了從網路開始。

在和這些網站談判的同時,Karpeles 開拓線下支付業務。他希望比特幣最後能像日本的一種名為「Suica」的交通卡,它不僅能乘坐電車、新幹線,還能在書店買書、在便利店買東西時刷卡。

「交通先不考慮,但希望能像『Suica』在類似便利店的店舖裡使用,目前和一些日本公司在談,差不多兩個月後能公佈結果。」Karpeles 說。

Karpeles 是一位移居日本的法國人,他在 2009 年創立了 Mt.Gox 的母公司 TIBANNE。

起初,Mark Karpeles 並不認識 Jed.McCaleb 和他的 Mt.Gox,但在 2010 年九月的一次偶然機會,他們進入了 Karpeles 的視線。當時,Karpeles 的客戶希望用比特幣支付相應的費用。那時,Karpeles 出現了一個念頭:比特幣的交易或許會成為一門賺錢的生意,加上當時真正從事比特幣和真實貨幣兌換的公司寥寥無幾,於是他就開始接觸 Jed.McCaleb。

經歷了大概四個月的談判,2011 年三月,Karpeles 買下了 Mt.​​Gox。接手時,Mt.Gox 二月份的交易量只有 36 萬個比特幣,以當時的匯率換算只有 32.9 萬美元。

Karpeles 當時沒想到 Mt.Gox 會有現在的規模,只是覺得它或許是一個利潤增長點,就想做做看。

為了讓 Mt.Gox 更像一個專業的交易平台,Karpeles 接手後馬上對其進行了改造。第一階段他重寫系統的內核,將交易支持的貨幣範圍從只接受美元變成了支援美元、歐元、加幣、澳元等 10 種以上貨幣。緊接著,他設計新的網站頁面,因為原來個人主頁似的頁面太過簡陋。

這兩個階段沒有花費他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僅僅花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做完了。幾乎同樣的時間段裡,比特幣猛烈升值。同年二月9日,比特幣的價格超過1美元;此後一路飆升,當年六月8日,Mt.Gox 上 1 比特幣的報價高達 31.91 美元。

駭客隨後開始盯上了比特幣交易平台進行攻擊,Mt.Gox 自然也逃不過被攻擊的命運。駭客攻擊確實讓 Karpeles 嚇了一跳。 2011年六月中旬,駭客在 Mt.Gox 獲取了用戶數據,生成了大量的兌換價為 0.01 美元的訂單(當時的兌換價是 17 美元左右),「傾銷」他人帳戶中的比特幣,而後用自己的帳戶接單。

Mark Karpeles 發現後慌忙關閉了交易中心。幸運的是,最後只損失了 2000 個比特幣。可另外幾家交易平台則沒這麼幸運,MyBitcoin 也因為攻擊損失了當時價值 200 萬美元的比特幣;另一家比較知名的平台 Bitcoinica 因為兩次遭遇攻擊最終關停了服務。

Mark Karpeles 和團隊重新升級了安全系統,在其中加入了動態密碼(One-time Password),還支援智慧手機與電腦綁定等。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這種升級暫時是成功的,該平台之後沒再遇到過大規模的駭客攻擊,這也是用戶使用該平台的主要理由之一。

儘管之後駭客對於比特幣交易平台的攻擊不斷,但依然沒有妨礙人們對於比特幣交易的熱情。

比特幣交易有很多實體貨幣沒有的好處。因為使用遍布整個 P2P 網路節點的分佈式數據庫來記錄貨幣的交易,用戶雙方就可以直接交易,不需要經過第三方。正因為不需要第三方,交易手續費大大降低,只有 0.01 比特幣。它也允許雙方在匿名的狀態下進行交易。不過這種好處只停留在理論上。

比特幣看起來是一個自由主義的產物。交易者相信的是數學算法,而不是央行。他們相信自己的比特幣資產也不會因為第三方例如央行的超發貨幣救市而遭到意外的貶值。

這也不意味著比特幣就一定能夠升值。它沒有任何信譽和價值的保障,比如和黃金掛鉤。目前上漲是來自市場對算法的信任以及被媒體關注,但這種信任還需要繼續接受考驗。在 2011 年夏天,比特幣就曾劇烈波動,在媒體的關注下它的匯率曾達到過 31.91 美元,然後又跌到 2 美元以下。

然而,就是因為比特幣的匿名性,很容易招致監管。上月美國國土安全部查封了 Mt.Gox 的 Dwolla 帳戶,是因為 Karpeles 未能以正確方式註冊。 Mt.Gox 在六月20日宣布,將在未來兩週內暫停美元提款服務。因為目前正在接受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調查。
在調查 Mt.Gox 前,國土安全部剛以涉嫌洗錢和無證經營資金匯劃業務取締了虛擬貨幣服務 Liberty Reserve。聯邦特工們發現可以通過「LR元」輕易洗錢或者購買毒品。

從今年5月底起,Mt.Gox 要求驗證用戶身份。為了防止洗錢,Mt.Gox 規定非認證用戶每天的交易額度為 1000 美元。在公證處登記信息可以將額度提升至 1 萬美元,如果擁有公證處開具的公證證明,則可以再提升至 10 萬美元。

「我希望能夠健康地開展業務。」Karpeles 說,他希望 Mt.Gox 的交易符合規定,擁有一個被政府承認的交易身份。

Mt.Gox 已經不再是極客們的玩具,隨著交易量和新用戶增多,它成了一個普通投資者的交易平台。接受比特幣支付的網站、公司和國家越多,它與現實經濟的聯繫就越多。它需要遵從現實世界的一些規則,不再是少數人的烏托邦。

2011 年夏天,法國工商銀行關閉了比特幣交易平台 Mt.Gox 的銀行帳號,理由是「Macaraja(MtGox 公司在法國的實體公司)不是銀行,但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由 Macaraja 操作電子貨幣是非法的。」

Mt.Gox 決心挑戰這一決定,對法國工商銀行提起上訴,要求其在法國法律中擁有的銀行帳號權利。 Mt.Gox 辯稱「與其說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不如說它是一種非物質商品,譬如說軟體。」結果,因為法院不能判斷比特幣的性質,MtGox 可以繼續在法國經營比特幣業務。

雖然逃過一劫,但這件事更加深了 Karpeles 希望 Mt.Gox 交易合規的念頭。

Karpeles 隨後開始花費更多精力和各國監管機構接觸,去了解政府機構的態度和看法。他首先接觸了日本的金融廳;接著是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和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等等。

複雜的情況是每個國家對比特幣的界定不一。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 將其定義為一種商品;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將其定義為邊緣性貨幣(Decentralized Currency);日本金融廳認為它不是金融工具,所以暫時安全。

根據不同國家的法律,Mt.Gox 有時需要花錢購買交易執照。在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要求 Mt.Gox 必須向政府登記,並需要繳納 2500 萬美元獲得交易執照。 Karpeles 表示最晚在 2014 年內付清這筆款項。而這個執照在歐洲就便宜很多,Mt.Gox 只需向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繳納 30 萬歐元的費用,就可以獲得一張歐盟通用執照,Karpeles 估計還需要6個月能辦完所有手續。在日本,因為沒有相關規定,所以費用為零。

Karpeles 認為,越來越規範的交易是 Mt.Gox 自身相比其他比特幣平台最大的優勢,而交易執照或許能成為一種階段性的競爭優勢。「並不是所有創業公司都願意付且付得起 2500 萬美元。」Karpeles 說。

這些看上去「手頭緊」的競爭對手們,很多都拿到了投資。去年九月,矽谷知名的天使投資機構和個人包括 YC、Alexis Ohanian、Trevor Blackwell 等投資了比特幣兌換網站 Coinbase,投資額度為 60 萬美元左右。一個月前,Coinbase 又獲得了 5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我們沒有把 Mt.Gox 作為競爭對手,也不把自己定位成為那些從比特幣市場的每日價格波動中獲利的投機者們的服務工具。相反,我們為希望購買、儲存和花費比特幣的普通消費者建立一個客戶友好型的線上錢包。」Coinbase 的工作人員 Olaf Carlson-Wee 回覆道。


有趣的是,McCaleb 目前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發行一種在比特幣基礎上改良的貨幣 Ripple,它不需要「挖礦」,是比特幣的競爭對手之一。

隨著像矽谷科技巨頭發布的新玩意那樣被媒體廣泛關注後,接受比特幣支付的產品和服務範圍在不斷擴大,甚至玩家用比特幣買到了保時捷跑車。「挖礦」的「礦工」也越來越多,因為本身算法其速度目前恆定為10分鐘產生25個比特幣,幾十萬礦工平分下來少得可憐。同樣因為算法的限定,比特幣的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這意味著挖礦成為一種越來越難的獲取比特幣的途徑。

比特幣的玩家們只好轉投像 Mt.Gox 這樣可以兌換真實貨幣的交易平台,利用匯率進行比特幣的投資或者投機。

Karpeles 表示,現在的比特幣不再通過「挖礦」獲得,它靠的是通過像 Mt.Gox 這樣的平台來交易。

不過,比特幣真要普及,擺在這些平檯面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比特幣本身的原理就晦澀難懂,Karpeles 曾經專門跑了幾次金融廳才讓官員明白「為什麼是10分鐘產生25個比特幣」,這樣的概念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同樣毫不輕鬆。

比特幣的安全性也可能會嚇退普通用戶。最近,金山毒霸安全中心宣布截獲中國大陸境內首個比特幣挖礦木馬,該木馬偽裝成熱門青春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的片源傳播,駭客控制中毒電腦製造比特幣牟利。還有人利用了類似 Mt.Gox(mtgox.com)的域名Mtgox.org、mtgox.co.uk、mtgox.net 製作了釣魚網站。

Karpeles 依舊對比特幣充滿信心,「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現在的貨幣系統和比特幣之間的橋樑。」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