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專欄:為何政府創業政策會失敗
- This topic has 0 則回覆, 1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9 years, 9 months ago by Vincent.
-
作者文章
-
2015-01-16 04:00:14 #17321Vincent管理員
作者:徐挺耀(潮網科技執行長)
新年初始,毛治國的新內閣就開始推動很多針對TMT產業(Telcom,Mobile,Technology,就是一般認知的互連網產業)的創業政策。為什麼要發展TMT行業呢?因為過去十五年人類的財富成長最快就是這塊,不管是阿里巴巴,臉書或谷歌,都反覆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在十六年前都不存在地球上,但現在已經宰制了我們的生活,資本市場也給出很高的評價。
剛好大陸互聯網產業大佬馬雲,雷軍,傅盛陸續來台,也陸續對台灣的新創環境和產業大佬們打臉。又說台灣產業大佬要反思為何台灣落後了,要重視年輕人,又說要拿錢給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講簡單點就是說『這些孩子可惜了,你們根本不會養』。我相信這些大陸互聯網大佬來台灣,就像台灣電子業大佬去一些新興國家,會覺得當事人好傻,這麼簡單的事情怎做不好呢?
時至今日我們很明顯的落後了,就不說臉書的佐克伯了,我們為什麼沒有阿里巴巴的馬雲,小米的雷軍,跟獵豹移動的傅盛呢?為什麼不是台灣的大佬到北京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說要給大陸的年輕人創業基金,到境外創業呢?
答案很簡單,要成就馬雲也要有個孫正義,要成就雷軍至少也要有個在香港上市的金山軟件,要成就傅盛也要有當時已經創業成功的雷軍。簡單來說就是要有懂行業的資本市場,跟預先投入的資本以及市場贏家,就算沒有懂行的資本市場至少資本要往這些行業流動。因為TMT行業有很高的未來性,所以用高的估值,吸引風險投資,把未來可能賺到的錢先折現部分給新創公司,進行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從傳統投資者角度簡直是詐騙,但矽谷跟整個TMT行業就是這個邏輯在運作。
目前台灣資本市場的法規跟習慣離TMT投資很遙遠。台灣從事TMT行業的公司,如果又拿的到比較好的估值跟國際資金來源,第一件是往往是成立境外公司。光第一個動作,就是讓公司根離台灣的作法。當然有很多不用法規跟投資習慣調整的作法,但這跟當年高速公路大家也可以避開收費站,遇到交流道就下去躲一樣,是可以這樣做,但實在太折騰。本地資本市場上TMT類股太少,也成不了生態圈。想像一下沒有中華職棒只有甲組聯賽,我們會少多少旅外球員吧。所以孵出一個成功國際級的TMT公司的概率比孵出大聯盟的王建民還低。
那我們看我們政府現在要推的政策,是做什麼呢?
主要推出了三個科長級的政策方向,其中設立了一個三億美金的基金要加強跟矽谷的連結,甚至去矽谷投資。這簡直是要醫自己的病居然是開藥給隔壁病人一樣,再說三億美金在TMT行業是非常微小的。另外要吸引國際資金來台,但問題是台灣資金退出的市場是阻塞的,這跟第三世界國家要發展紡織業一樣,第一步恐怕不是優惠政策,而是減少街上的槍枝數量。優惠政策是最後一步。這些政策跟4G回饋金使用一樣,會透過各式各樣的專案辦公室進行推廣,這些專案辦公室的人事費就把政府預計花在這些計畫的費用吃掉了。所以去問各個推廣機構,他們還是會告訴你資源不足,大家都很窮,什麼都做不了。
那我們真差這三億美金以及其他地方的互聯網大佬給台灣年輕人錢嗎?或者說台灣缺錢嗎?當然不缺。儲蓄率將要破兩兆,但我們的未來產業,五十歲以下的人就要坐在兩兆上面完蛋了,那跟魔戒故事睡在金礦上面的巨龍一樣,只是坐等著勇者來屠殺來佔領這些金礦罷了。
在我看來,現在的政府缺的就是一個柯P式的實事求是的思路罷了。問錯問題,當然想錯答案,找要被改革的人進行改革計畫,只有政府能做的事情嫌麻煩避開,民間能做的事情拍腦袋搶著做,這就是現在的基本問題。排除資本市場對於投資TMT產業的障礙,日本韓國新加坡大陸美國做得的,我們就做得,這樣才是真正的正本溯源之道。
引用 為何政府創業政策會失敗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